教資考試習題一-美術答案及解析
來源:中公教師資格考試網 發布時間:2023-11-03 14:19:03
教師資格證考試信息匯總 | ||
---|---|---|
近期熱門公告 | 內部資料免費領 | 專業限制政策咨詢 |
教資面試沖刺點睛 | 教資面試百練精訓 | 教資筆試速訓沖鋒 |
教資考試習題一
答案及解析
相關推薦:教資考試習題一-美術
單項選擇題
1.【答案】C。解析:藝術創作中的一種特殊的心理現象就是靈感。所謂靈感,就是在思維過程中,在特殊精神狀態下突然產生的一種頓悟式的飛躍的聯想。王國維所形容的這種特殊的心理現象,就是人們所說的靈感,從創作實踐的經驗來看,靈感的頓悟就是久思不得其解的關鍵問題突然由于某一事物的啟迪而在無意中產生頓悟。
2.【答案】A。解析:這個八角漆盒其實是一個裝點心的漆盒。明代的人將盒子設計成八角形,在盒蓋上精心雕刻了一幅“松下聽琴圖”。盒子上雕刻的畫面與送禮的對象和場合緊密相關。這個漆盒上的聽琴圖則多半表明是送給一位辭官歸隱的人,人們正是在相互送的過程中欣賞漆盒上圖畫的含義。這個漆盒現擺在故宮博物院中,有精美的絨布映襯,在它身上,可以反映出明代中國發達的雕漆工藝,可以看出明代的人是如何溝通復雜的社會人際關系,當然,更可以感受到明代人獨特的審美觀念。漆盒從不同的方面凝結著人們的智慧與審美,正因為如此,當將它擺進博物館的時候,它才能獲得作為藝術品的獨特功能。
3.【答案】D。解析:宋代文同畫倒垂竹枝,莖桿以淡墨寫成,圓渾虬曲,椏杈繁密勁拔,茂密的枝葉分濃淡兩色,以表現新葉老葉,從中可見“以深墨為面,淡墨為背”。
4.【答案】A。解析:北宋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提出的中國畫的美學思想“以大觀小”,中國畫家從不固定一個點來靜止地觀察和描繪自然山水,而是如同觀看盆景中的假山一樣,從各個角度觀看欣賞,創立自己的“散點透視”。
5.【答案】A。解析:拖泥帶水皴為南宋夏圭首創,是斧劈皴的一個重要變種,又稱“帶水斧劈皴”。清四僧之一的石濤也常用此法。這種畫法實際上是將斧劈皴與渲染的技法巧妙地結合起來。折帶皴用中鋒拖筆,在用側鋒轉折橫刮,向左行可逆鋒向前,在轉折向下,畫出的墨線如“折帶”,因此而得名,元四家之一的倪云林喜畫折帶皴。斧劈皴筆線遒勁,運筆多頓挫曲折,有如刀砍斧劈,稱為斧劈皴。筆線細勁的稱為小斧劈,筆線粗闊的稱為大斧劈。
6.【答案】B。解析:中國畫的形制有多種,如中堂、條幅、橫批、手卷、斗方、冊頁、扇面等。在大小、長短、方圓不同的形制中合理安排表現物象的位置或布局叫章法。
7.【答案】B。解析:窮款是不題詩文,不記年月單署姓名或只鈐一名章的款。單款如一幅畫,不論是否題寫詩文,只要是單署畫家自己名號。題款也稱題識或款識,其內容包括畫題、詩文、作者名號、創作時間、地點等文字,使觀者能深入了解作品和作者。夾畫款是一種把題款的文字巧妙安插于所畫的景物中間形成畫面布局的錯落之美,富于變化而別具一格。
8.【答案】C。解析:《白陶鬶》屬于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1960年山東省濰坊市出土,現藏山東省博物館。這件陶器將人形貼塑于壺上,壺用細泥紅陶制成。在陶器上表現女性人體,可能出于一種對母神的崇拜心理。陶壺上貼塑人形,成了神秘觀念和生存豐產愿望的載體,加重了它在氏族生活中的地位,也使它成為中國史前工藝中一件不可多得的珍品。原始先民在長期的生產勞作中積累了豐富的知識和經驗,設計出的作品既實用又富于趣味性。造型像雛鳥一樣的器皿可以增加與火接觸時的受熱面積,一般為炊煮器。
9.【答案】A。解析:塞尚是法國畫家,后印象派的代表人物,被稱為“現代藝術之父”“新藝術之父”。在吸收印象主義外光與色彩的成就基礎上,更專注于物質的具體些、穩定性和內在結構的表現。認為“自然中每件東西都與球體、圓錐體、圓柱體極為相似”。采用色的團塊表現法來描繪物象的體積和深度,用色彩的冷暖關系來造型。
10.【答案】D。解析:瑪雅人創造了美洲古代最杰出的文化和藝術,在天文、數學、醫學等方面達到了令人吃驚的先進水平,有自己的象形文字和成熟的造型藝術,被稱為“美洲的古希臘”。
(責任編輯:李明)